当前位置: 中外法学 > 第二十三卷(2011)索引
第二十三卷(2011)索引
检索说明:本索引内含作者、译者、篇名三个义项,混合编排。排列以义项的汉语拼音为序,首字拼音相同者以四声为序,首字音声相同者以第二字为准,依次类推。斜线后数字为该文所载号别,冒号之后数字系该文所在页码(全卷六期连续计码)。 (德)班德·许乃曼(王莹译):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法律 领先法律制度的帝国主义化与其余法律制度的被殖民化/3:445 班天可:论民法上的法律错误 对德国法和日本法的比较研究/5:997 被识别的几率:非法取证程序性制裁的构成性前提(刘忠)/2:285 蔡彦敏:中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检察担当/1:161 陈柏峰:无理上访与基层法治/2:227 陈帮锋:论监护人责任《侵权责任法》第32条的破解/1:96 陈承堂:宏观调控权是怎样生成的 基于罗斯福新政的考察/5:1087 陈杭平:论“事实问题”与“法律问题”的区分/2:322 陈弘毅:公法与国际人权法的互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个案/1:56 陈景辉:“开放结构”的诸层次 反省哈特的法律推理理论/4:665 陈坤:运气与法律/1:41 陈若英:信息公开—强制征地制度的第三维度/2:270 陈武:权利不确定性与知识产权停止侵害请求权之限制/2:357 陈璇:德国刑法学中结果无价值与行为无价值的流变、现状与趋势/2:369 程岩:风险规制的刑法理性重构 以风险社会理论为基础/1:111 从贵族法治到帝制法治 传统中国法治论纲(李贵连)/3:459 大变局:帝制、共和与近代中国国家转型《清帝退位诏书》的宪政意涵(郭绍敏)/5:903 “道成肉身”:论庭审过程中法律事实的生成(周赟)/3:578 盗窃后处置行为的刑事责任 异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的本土化思考(王太宁)/5:958 “钓鱼执法”与“后钓鱼时代”的执法困境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个案研究(桑本谦)/1:204 德国刑法学中结果无价值与行为无价值的流变、现状与趋势(陈璇)/2:369 董淳锷:公司法改革的路径检讨和展望:制度变迁的视角/4:820 杜宇:合分之道:构成要件与违法性的阶层关系/4:716 鄂晓梅:气候变化对国家主权原则的影响 以单边PPM贸易措施为视角/6:1135 法律如何则天? 星占学视域下的法律模拟分析(方潇)/4:695 “法律与公共政策”专题导读/2:225 法治国的洁癖 对话Jakobs“敌人刑法”理论(王莹)/1:126 反欺诈型内幕交易之合法化(缪因知)/5:1074 方潇:法律如何则天?星占学视域下的法律模拟分析/4:695 风险规制的刑法理性重构 以风险社会理论为基础(程岩)/1:111 伏军:论银行“太大不能倒”原则 兼评美国《2010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案》/1:193 复杂结构金融产品的规制及其改进路径 以香港雷曼兄弟迷你债券事件为切入点(沈伟)/6:1297 公法与国际人权法的互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个案(陈弘毅)/1:56 公平责任考辨(张金海)/4:758 公司法变迁中的商人角色(曾宏伟)/4:837 公司法改革的路径检讨和展望:制度变迁的视角(董淳锷)/4:820 龚刃韧:论人权条约的保留 兼论中国对《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保留问题/6:1106 规制性规范违反与过错判定(朱虎)/6:1194 郭绍敏:大变局:帝制、共和与近代中国国家转型 《清帝退位诏书》的宪政意涵/5:903 郝振江:论非讼程序的功能/4:808 合分之道:构成要件与违法性的阶层关系(杜宇)/4:716 宏观调控权是怎样生成的 基于罗斯福新政的考察(陈承堂)/5:1087 侯猛:最高法院访民的心态与表达/3:648 胡甲庆:美国专家证据可采性标准在反垄断司法中的适用及其启示/3:626 黄风:制定我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的几个问题/6:1151 黄文煌:论侵权法上的假设因果关系/3:518 监管的市场分权理论与演化中的行政治理 从中国证监会与保荐人的法律关系切入(沈朝晖)/4:849 江必新:论软法效力 兼论法律效力之本源/6:1163 姜涛:认真对待法学通说/5:927 紧急避险中无辜第三人的容忍义务及其限度 兼论紧急避险的正当化根据(王钢)/3:609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法律 领先法律制度的帝国主义化与其余法律制度的被殖民化((德)班德·许乃曼(王莹译))/3:445 经济增长与正式法律体系的作用(郁光华)/1:176 聚焦于法庭的叙事:诉讼证明三元系统对接 论裁判者心证自由的限度(梁玉霞)/6:1260 君主立宪的一曲挽歌 晚清资政院第一次常年会百年祭(李启成)/5:885 “开放结构”的诸层次 反省哈特的法律推理理论(陈景辉)/4:665 客观归责理论:质疑与反思(刘艳红)/6:1216 劳东燕:论实行的着手与不法的成立根据/6:1237 李贵连:从贵族法治到帝制法治 传统中国法治论纲/3:459 李红海:“水和油”抑或“水与乳”:论英国普通法与制定法的关系/2:415 李启成:君主立宪的一曲挽歌、晚清资政院第一次常年会百年祭/5:885 栗峥:乡土纠纷解决的路径选择与正义表达/2:303 梁根林:主编致辞/1:5 梁玉霞:聚焦于法庭的叙事:诉讼证明三元系统对接论裁判者心证自由的限度/6:1260 刘承韪:契约法理论的历史嬗迭与现代发展 以英美契约法为核心的考察/4:774 刘晗:隐私权、言论自由与中国网民文化:人肉搜索的规制困境/4:870 刘加良:论委托调解的功能/5:1061 刘星:中国早期左翼法学的遗产 新型法条主义如何可能/3:592 刘艳红:客观归责理论:质疑与反思/6:1216 刘忠:被识别的几率:非法取证程序性制裁的构成性前提/2:285 鲁春雅:论不动产登记簿公信力制度构成中的善意要件/3:559 论不动产登记簿公信力制度构成中的善意要件(鲁春雅)/3:559 论怠于履行职责致害的国家赔偿(沈岿)/1:81 论返还原物责任请求权 兼与所有物返还请求权比较研究(魏振瀛)/6:1171 论非讼程序的功能(郝振江)/4:808 论个人破产免责制度(许德风)/4:742 论公证证据保全(张卫平)/4:795 论故意在三阶层犯罪论体系中的位置(杨春然)/4:729 论监护人责任《侵权责任法》第32条的破解(陈帮锋)/1:96 论美国的纵向司法审查 以宪政政制、文本与学说为中心的考察(田雷)/5:971 论民法上的法律错误 对德国法和日本法的比较研究(班天可)/5:997 论民意在刑事司法中的解构(孙万怀)/1:143 论欧洲刑事法一体化背景下的德国网络犯罪立法(皮勇)/5:1038 论侵权法上的假设因果关系(黄文煌)/3 :518 论人权条约的保留 兼论中国对《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保留问题(龚刃韧)/6:1106 论软法效力 兼论法律效力之本源(江必新)/6:1163 论实行的着手与不法的成立根据(劳东燕)/6:1237 论“事实问题”与“法律问题”的区分(陈杭平)/2:322 论委托调解的功能(刘加良)/5:1061 论银行“太大不能倒”原则 兼评美国《2010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案》(伏军)/1:193 逻辑与艺几 法意流转模式的现象学解(张春良)/1:24 迈向实践:反思当代中国刑事诉讼知识体系(左卫民)/2:395 美国专家证据可采性标准在反垄断司法中的适用及其启示(胡甲庆)/3:626 缪因知:反欺诈型内幕交易之合法化/5:1074 批准(登记)生效合同、“申请义务”与“缔约过失”《合同法解释(二)》第8条评注(汤文平)/2:337 皮勇:论欧洲刑事法一体化背景下的德国网络犯罪立法/5:1038 气候变化对国家主权原则的影响 以单边PPM贸易措施为视角(鄂晓梅)/6:1135 契约法理论的历史嬗迭与现代发展 以英美契约法为核心的考察(刘承韪)/4:774 权利不确定性与知识产权停止侵害请求权之限制(陈武)/2:357) 认真对待法学通说(姜涛)/5:927 桑本谦:“钓鱼执法”与“后钓鱼时代”的执法困境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个案研究/1:204 沈岿:论怠于履行职责致害的国家赔偿/1:81 沈伟:复杂结构金融产品的规制及其改进路径以香港雷曼兄弟迷你债券事件为切入点/6:1297 沈朝晖:监管的市场分权理论与演化中的行政治理从中国证监会与保荐人的法律关系切入/4:849 时间观与法律(熊赖虎)/4:681 “水和油”抑或“水与乳”:论英国普通法与制定法的关系(李红海)/2:415 孙万怀:论民意在刑事司法中的解构/1:143 汤文平:批准(登记)生效合同、“申请义务”与“缔约过失”《合同法解释(二)》第8条评注/2:337 田雷:论美国的纵向司法审查 以宪政政制、文本与学说为中心的考察/5:971 汪志刚:准不动产物权变动与对抗/5:1021 王钢:紧急避险中无辜第三人的容忍义务及其限度 兼论紧急避险的正当化根据/3:609 王太宁:盗窃后处置行为的刑事责任 异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的本土化思考/5:958 王旭:我国宪法实施中的商谈机制:去蔽与建构/3:500 王莹:法治国的洁癖 对话Jakobs“敌人刑法”理论/1:126 魏振瀛:论返还原物责任请求权 兼与所有物返还请求权比较研究/6:1171 我国保证债务诉讼时效问题研究(张鹏)/3:536 我国宪法实施中的商谈机制:去蔽与建构(王旭)/3:500 无理上访与基层法治(陈柏峰)/2:227 吴正茂:再论法律儒家化 对瞿同祖“法律儒家化”之不同理解/3:484 “宪政、公共政策与法学研究新范式”研讨会综述/2:429 乡土纠纷解决的路径选择与正义表达(栗峥)/2:303 信息公开—强制征地制度的第三维度(陈若英)/2:270 行为无价值论的法益观(周光权)/5:944 熊赖虎:时间观与法律/4:681 许德风:论个人破产免责制度/4:742 杨春然:论故意在三阶层犯罪论体系中的位置/4:729 隐私权、言论自由与中国网民文化:人肉搜索的规制困境(刘晗)/4:870 郁光华:经济增长与正式法律体系的作用/1:176 运气与法律(陈坤)/1:41 再论法律儒家化 对瞿同祖“法律儒家化”之不同理解(吴正茂)/3:484 曾宏伟:公司法变迁中的商人角色/4:837 张春良:逻辑与艺几 法意流转模式的现象学解/1:24 张金海:公平责任考辨/4:758 张鹏:我国保证债务诉讼时效问题研究/3:536 张千帆:中国大学招生指标制度的合宪性分析/2:248 张伟仁:中国法文化的起源、发展和特点(下)/1:6 张卫平:论公证证据保全/4:795 张新军:中国周边海域争端处理的程序和实体问题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再考/6:1121 挣扎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功能主义比较法90年回顾(朱淑丽)/6:1276 制定我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的几个问题(黄风)/6:1151 中国大学招生指标制度的合宪性分析(张千帆)/2:248 中国法文化的起源、发展和特点(下)(张伟仁)/1:6 中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检察担当(蔡彦敏)/1:161 中国早期左翼法学的遗产 新型法条主义如何可能(刘星)/3:592 中国周边海域争端处理的程序和实体问题“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再考(张新军)/6:1121 周光权:行为无价值论的法益观5:944 周赟:“道成肉身”:论庭审过程中法律事实的生成/3:578 朱虎:规制性规范违反与过错判定/6:1194 朱淑丽:挣扎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功能主义比较法90年回顾/6:1276 主编致辞(梁根林)/1:5 准不动产物权变动与对抗(汪志刚)/5:1021 最高法院访民的心态与表达(侯猛)/3:648 左卫民:迈向实践:反思当代中国刑事诉讼知识体系/2:395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