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外法学 > 时空变幻,坚守前行
时空变幻,坚守前行
王锡锌,《中外法学》{主编}

1898年,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设立,晚清改革派政治精英开始超越洋务运动的“器物救国”路线,从法政改革层面寻求“制度救国”。6年之后的1904年,京师大学堂开设法律门,变法图强及法律现代化成为晚清变动时局下的选择。大学堂开,法律门启,中国向现代化法治迈进的漫漫长路,在这一刻开启了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步。

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进入第40个年头,北京大学也将迎来120周年华诞,国家迈向全面依法治国和治理现代化的征程也已经有了更清晰的图景和规划。超越救亡图存的生存理性和秩序剧变的主权焦虑,我们正面向一条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道路前行。这个“强”不仅仅是国家硬实力之强,不仅仅是集体的“大我”之强,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人格之强、权利之强、梦想之强。什么是中国人追求的美好生活?以何种制度模式支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种超越实证法治的规范设定与制度顶层运思,需要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之文明生命力和想象力的再次闪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同人类历史深处的“追求幸福的权利”一样,成为一个新时代的精神号角,吹响家国天下之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主旋律。

今日,我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候都更明白,于一种美好生活而言,法治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制度供给。美好生活对应的是一种具有人文品格的“美好法治”,这种法治既分享人类法治普适的文明因素,又秉持中国人对意义体系及公共生活的独到理解与追求。对美好法治的追求,需要制度供给,也需要法律研究的智识供给。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开掘中外法学智识和制度经验的《中外法学》,愿秉持理性、情怀和责任,原道古今,无问西东,与法律界同仁一起,投身于理性求实严谨活泼的中外法学研究。

今日,我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候都更明白,法治的民族性与普遍性更加密切交融。世界不断分化,但又日趋一统;法治依然呈现出明显的空间政治特质与主权属性,但全球化浪潮也在不断塑造多样化世界的共享规则。在此种空间设置中,中国的法治问题,固然应立足我们所在的大地,但绝不可画地为牢。中国的法律需要走出去,世界的法学需要引进来。在世界陷入逆全球化短周期之际,中国以“一带一路”及其他战略性作为,承担起新全球化和全球治理的大国责任。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有理由相信,中国的,也即是世界的。而国际区域合作、全球治理、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空间政治新概念及其隐含的新天下观,都赋予中国法学研究更强烈的全球化使命。《中外法学》,作为贡献于中国法治现代化进程的法学专业期刊与学术平台,仿佛是极富远见地预设了今日中国法学的空间场域及时间意识。“中”与“外”是中国法学精神的两个元端点”,法治理论与法治实践在二者之间不断往复调适。开辟新命,方得生机盎然。

今日,我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候都更明白,法治理念及技术资源的开掘和拓展,不仅需要回望传统,更需要眺望未来。几千年生生不息的文明和思想进化,为中国法治和法学研究提供了丰厚的历史资源,但现代化进程的跨越式展开,也将历史和未来置放于同一个舞台。从竹简到代码,从天下到世界,从王道到共和,从伦理到权利,我们如此靠近历史,又如此贴近未来。《中外法学》愿作为一个守望法治传统,拥抱法治未来的家园,与法律界同仁一起,在家国天下、过去未来的大时空中延续传承,不断进取。

有鉴于此,《中外法学》,这本创刊于1978年,与我国改革开放同龄的法律学术刊物,这一记录了无数中国法律人开拓、创新、坚守与眺望故事的法学精神载体,愿以更加理性平和的力量和无畏求真的赤诚,在时空变幻中,不忘初心,坚守前行。

坚守,就是要坚持法律学术研究的基本态度和规范。相信法治的基本价值,捍卫法律和人的尊严,守护学术研究的底线和立场。在变幻时空中,以执着信念穿越迷雾和暗礁,仰望法治星辰的永恒光芒。

前行,就是要在新时代旅程中舒展思想的翅膀,解放灵魂的束缚,面向日渐清晰的彼岸,去呐喊、言说、分享或者论辩。我们相信,真挚独立的思考和分享,就是平静但具有建设性的智识力量。

坚守,不忘来处;前行,方得始终。在链接过去和未来的当下,我们希望,一直见证中国法治现代化求索历程的《中外法学》,继续陪伴中国法律人不停歇的精神之旅;我们希望,一直给予《中外法学》支持的中国法律共同体同仁,继续在这里,与我们一起分享共有的坚守和前行。

2018,我们再出发!

《中外法学》主编王锡锌

【注释】